在广东广播电视台播出平台备受关注的《发现地道》栏目组走进惠州市博罗县罗阳街道三徐村时,恰逢荔枝挂果的旺季。漫山遍野的翠绿间,一串串饱满的丹荔压弯枝头,村民们穿梭林间采摘的身影,与远处正在平整的项目用地形成一幅新旧交织的乡村图景——这里正以“小荔枝”为起点,借助招商引资引来的“鼎力大世界”文旅项目,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答卷。
从“零散果园”到“连片希望”:土地里长出振兴底气
“以前守着几棵老荔枝树,好年成能卖几千块,差的时候连本钱都收不回。”罗阳街道三徐村村民徐伯的话道出了曾经的困境。这座被青山环抱的村落,虽有明清传承的荔枝种植史,果肉饱满、清甜多汁的荔枝曾是“招牌”,但分散的种植格局、粗放的管理模式,让“金果子”始终走不出“小打小闹”的圈子。
转机始于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推进。罗阳街道三徐村党支部书记告诉栏目组:“省里强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我们就想着,要把零散的土地‘串’起来。”通过村民自愿流转、集体统一规划,村里将1200多亩闲置坡地与老旧果园整合,连片打造标准化荔枝种植基地,引入科学管护技术,不仅产量提升了30%,还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珠三角各地。
土地“活”了,乡村的吸引力也随之增强。“荔枝节,光采摘体验就迎来了上千名游客,村民摆摊卖荔枝、农家菜,一天能赚小两千。”徐伯笑着说,如今的果园不仅是“粮仓”,更成了“景点”,而这仅仅是罗阳街道三徐村振兴的第一步。
招商引资“牵线”:文旅项目为乡村“加码”
在村民们尝到产业升级的甜头时,罗阳街道三徐村的招商团队正忙着与惠州市鼎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接。“我们不只想要‘卖果子’,更想让游客留下来、消费起来。”村书记的话,道出了罗阳街道三徐村的“野心”——通过农文旅融合,让乡村价值实现“乘法效应”。
经过多轮洽谈,总投资超1亿元的“鼎力大世界文旅综合项目”最终落户罗阳街道三徐村,预计2027年下半年竣工。从项目规划图上看,这里将建起旅客服务中心、山地运动设施、仿古长城景观、客家风情民宿商业街,还配套了养生谷、射箭场等体验项目。“项目最‘地道’的地方,是把我们的荔枝文化、客家传统手艺都融了进去。”项目负责人介绍,比如在商业街设置荔枝酒酿造工坊、客家织锦体验区,游客采摘荔枝后,还能参与非遗手作、品尝农家宴,形成“一日游”到“多日住”的消费闭环。
栏目组在施工现场看到,土地平整已近尾声,工人们正忙着搭建临时设施。“项目建成后,能带动村里200多人就业,村民的房子改民宿、农产品进商业街,收入渠道至少多了三条。”村书记算起“民生账”时,眼里满是期待。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乡村振兴的“罗阳街道三徐逻辑”
在罗阳街道三徐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一张“产业融合规划图”格外醒目:核心区是连片荔枝园,周边辐射文旅项目、电商物流点、农产品加工车间。“以前是各干各的,现在是‘荔枝树底下种出产业链’。”村书记解释,招商引资不是简单“引进来”,而是要让项目与乡村“共生共荣”。
比如,鼎力大世界项目将优先聘用本村村民,民宿商业街预留30%摊位给村民经营;村里则负责协调用地、维护环境,甚至组织村民学技能——最近的“民宿服务培训班”,报名的村民挤爆了教室。“不仅要让项目活起来,更要让村民富起来,这才是乡村振兴的本意。”
采访结束时,夕阳为罗阳街道三徐村镀上一层金光。果园里,晚熟的荔枝还在积蓄糖分;工地上,机械的轰鸣声与远处的蝉鸣交织成新的乡村序曲。正如《发现地道》栏目组在镜头中所说:“这里的故事,是一颗荔枝的蜕变,是一片土地的重生,更是广东‘百千万工程’在乡村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当传统农业遇上现代文旅,当土地活力遇上招商动能,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每一个像罗阳街道三徐村这样的村落里,徐徐展开。”
(广东台《发现地道》栏目组 报道)